“婚恋鄙视链”背后那些喜忧参半的大数据

发布时间: 2024-07-31 12:48:28 | 作者: 婚姻挽救|

  央广网北京8月3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前段时间,一篇叫《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年轻,没北京户口的不考虑,有户口残疾也行》的媒体文章在网上热传。有媒体记者调查了北京某公园的相亲角,记下了一群“京户京籍”的大爷大妈替子女相亲的众生相。老家长们拿着儿女的资料,彼此试探、玩套路、讨价还价,诞生了不少刻薄的“鄙视语录”。总之,吃相不太好看。

  北上广的婚恋市场是不是真的沦为“人肉交易所”?户口、房产至上和“婚恋鄙视链”真的存在吗?现实残酷,婚恋网站还有存在的意义吗?婚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现阶段又能为人们的感情,做些什么?

  所谓“婚恋鄙视链”的由来:在北京公园的相亲角,一大帮老头老太太拿着写满儿女资料的卡片,彼此交流试探。好几百人的现场,俨然成了人肉场,房子、北京户口和家庭背景成了“硬通货”。

  北京老太:“你们外地人怎么还那么多事儿,能找个北京的够不错的了,还挑什么啊。”

  外地老太:“我们家儿子不缺房子不缺钱,你家的北京姑娘有什么?搞不好还农转非呢。”

  对现场是这么描述的:被征婚的大多是70和80后的城市中产,“北京籍、有房、经济条件好”是相亲市场的标配,有些甚至要求必须是“党员”。

  户籍和地域间的踩踏赤裸裸。老北京们眼中,京籍和京户,就像大清朝的镶黄旗和正黄旗,天壤之别。“你哪儿人啊?”只要察觉口音不对,便果断拒绝“我们不找外地的!”

  更多时,调查是一种“套路”。老人们说“天儿不早了,您赶紧回吧,别赶上晚高峰”。以地铁为例,如果半小时内能到家,说明房子基本在三环附近,一小时的基本在城六区。还用类似 “停车费贵不贵”,来推断对方房屋是不是中高档商业小区。

  2007年冬天,笔者在地坛公园采访时认识了龚海燕,网名小龙女,她是世纪佳缘创始人。当时刚刚创业的她,拉着一帮小姑娘在公园里贴传单、围场子。场景和如今的相亲角如出一辙,阵势甚至更大。那天,寒风中相亲的人按照“海归”“国企”“私企”“离异”等标签,分成更细致的区域,比如今有过之无不及。

  那是号称“北京房价便宜”的年代,两万块钱一米的房价和两千一个月的房租会被认为“很贵”,每月三五千块钱是一份正常甚至比较体面的工资;人们联系都用qq和msn,手机、汽车、短信和通话费比今天要贵得多。普通北漂来京工作五七年买不上房子是正常,户口不好落。

  “相亲角”十年前的场景如出一辙,来的都是大爷大妈,换纸条、对暗号,同样十分关心车、房、收入、户口,唯一的差别是,当年车很贵,因此“有车就行”。

  其中一些老人让相亲角充满了一股奇怪的“力场”。他们有备而来,任何一个人都怕自家孩子吃亏;但又不自觉地在算计别人:搭便车、攀高枝。结果,现场没有年轻男女之间,目光相遇擦除的火花;有的只是目的明确的老人之间,机警的试探。

  显然,十年前的结果和如今的“相亲鄙视链”并没有区别。问题是,你们认为这群有备而来的老头老太们,能代表婚恋场中的年轻人吗?

  前两天,跟几位在婚恋网站的朋友,说到了这件事。“人肉买卖”和“婚恋鄙视链”是不是婚恋主流?我们试着把大数据串联拼接,得出了一些严肃有趣的逻辑和结论。

  人口性别比,通常用女人基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人数表示。联合国认为102-107间,为正常。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70后”为206。严重失衡。

  另外,2015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45.4%,相比200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多读了几年书,导致女性(经济、学历、性格)择偶标准的提升,客观上婚配年龄上升。

  世纪佳缘对上年度签约客户的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57%的单身女性认为结婚需要单独准备婚房。房价太贵,男方无力负担,“是不是能够由女性提供住房”52%的单身女性明确拒绝, 69%的受访女性表示婚房由男方独立提供,自己不要准备;认可租房结婚的女性仅占10%。曾因“买不起房”分手的男性受访者,一线%,二线%。买房压力不只是北上广深。

  另有百合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每年平台撮合恋情约50万对:其中,北上广深“本地人+外地人”“外地人+外地人”的组合占比70%;并逐渐提升;一方面,外来人口因为“虹吸效应”,异地打拼有门槛,人员素质普遍很高,职场上升空间大,受访者更看重对方的发展空间,并没有过分焦虑。

  有件事确实让人看走了眼。十年前,作者觉得婚恋市场应该是百亿和千亿的规模,为啥?人多市场大,外加婚姻的刚需属性。但根据第三方数据,2015年中国婚恋市场整体规模为83亿元,网络婚恋市场规模为27亿元,渗透率32.5%。这说明,撮合婚恋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

  当公园的相亲角成了人肉场,人们如此现实,婚恋网站存在的意义大吗?如果只是单纯交换信息,用户数更多、使用频率更高的微信、QQ、陌陌等大众社交软件,不是更有效吗?甚至前一段时间,北上广网约车要求有本地户口,“打车找对象”是不是成功更大一点?

  百合网有个朋友叫杨晶,她对笔者这种说法表示“嗤之以鼻”。大数据怎么样做画像、匹配和撮合呢?她介绍了三个层面:

  一、基础静态信息匹配:外貌、收入、自我描述、资产等基础信息元素,由系统做所谓“门当户对”的匹配和推送。

  举例来说,很多人择偶时要求对方“气质好、阳光”。而个体对“气质好、阳光”的理解和标准不一样。这时,平台系统会按照每个用户在不同页面的“长时间停留、多层点击或(因不感兴趣)迅速关闭页面等动作,拿捏和判断每个人的标准。尤其人脸识别,通过捕捉用户动作+人脸识别标签,分析个人的审美,告诉用户“你的标准是这样的”,推荐匹配者(当然,存在照片ps过重失真)。

  三、心理行为测试升级。通过与心理学、人格社会学等专业的机构和院校合作,通过对性格、价值观、生活方式等“隐性元素”分析,在 “恋爱类型、个性和价值观兼容、以及互动关系”四个维度,匹配。随着这类测试样本数据增多,性格匹配的方式和精准度也将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逐渐为个人缩小匹配范围,优化减少和精准地推送对象。这是婚恋数据匹配逻辑,与社交软件的不同。

  杨晶的这番“安利”,并没有解答笔者的疑惑:数据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笔者问她:婚恋大数据这么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单身呢?上网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个问题啊?

  她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现实的爱情和婚姻都是被‘计算’和‘算计’出来的,只是逻辑和依据不同。相亲角的老人们的‘算法逻辑是’:房子+收入+户籍红利;婚恋平台的是通过AI、大数据和婚恋指导矫正,当然,数据分析会给你提供决策建议,但只是工具和辅助。”

  说到人之间的相处,有个观点挺有趣:很多时候,你面对的并不是另一个人,而是另一种肉体的“心智模式”。比如,一个人经常性投资失败、感情失败,其实就是即是因为固有的“心智模式”和思维、行为习惯决定的。

  现在很多用户、客户(付费用户)太难伺候,因为人经常处在一种拧巴的心智模式下:一面焦虑现实、看重物质,一面伤感内心的美好无人知。每个人都谨慎,不相信别人、不相信算法数据,只信自己,有时又在固执地骗自己。

  一对同岁的“70后”老考生:学生时代,一位天赋满满,少年奥数冠军身份保送清华;另一位高考失常,落脚的学校一度“濒临摘牌”;工作后,一位顺风得志,另一位几度沉浮,后天逆袭。如今两人殊途同归,同为国内顶尖网络公司创始人,一个企业“逆势出海”登录纽交所,另一家是上市在即的行业“隐形冠军”。

  12日开始,一种名为wncry的电脑软件勒索病毒在全球爆发,除了个人系统,病毒攻击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共网络,包括机关、企业、商场、学校各地都陆续中招。

  近日,清华大学颜宁“出走”已被本人辟谣。不知道最初这样的“出走”消息是怎样迸发出来的,反正,这是一个不可以开的玩笑,不可以让躺枪的事情触及科技领域。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