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心理服务案例:“三社联动”助推社区康复期精神残疾人

发布时间: 2024-08-08 17:36:30 | 作者: 挽回爱情服务|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更是全方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2019年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大会提出,“织密一张覆盖全社会的心理服务网络,建立一个多方人员参与的服务团队,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做细做实”。

  随着我国近40年的快速地发展,社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开始受到公众的关注,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具有专业性强、灵活性高、经营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应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有效打破僵局,主动提供助人自助服务,突破单一心理服务难于主动、不易普及的局限性,更高质量帮助有困难的特殊群体,解决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的问题。

  本研究由福慧园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福慧园社会服务中心是一家由心理咨询师组建的,于2017年在金牛区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旨在:【同理陪伴者+社工“钻”家】于一身的一帮人“用社工手法破冰,用心理咨询技巧助人,践行社会心理服务”。就是这样的一帮人,心怀初心,用20年心理咨询技巧运用在机构承接的所有项目中,服务于社区居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社联动”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

  2018年福慧园成功申报了成都市民政局和成都市慈善总会主办的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扶持项目“阳光照心田,枯木也逢春——康复期精神残疾人心理服务”,项目周期一年。本研究通过“三社联动”(成都市温江区 G 街道及社区+福慧园社会服务中心+心理社会工作者)开展公益项目“阳光照心田,枯木也逢春”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适时进行总结。

  案例研究从社会心理健康的定义出发,顺着社会工作视角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逻辑,采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945”举措(个人和家庭 9 项行动举措,社会 4 项行动举措,政府5 项行动举措)开展心理服务。本研究设计项目中,针对康复期精神残疾人心理服务涉及到的理论基础有:“人在情境中”理论、社会ECO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在项目中针对可持续性,把培育“在地”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作为第一服务对象,康复期精神残疾人作为第二服务对象;项目采用“教学+实践+服务”模式进行心理健康社会工作。

  项目落地成都市温江区 G 街道。G 街道地处温江东部,是温江城区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东接青羊区文家街道,西邻柳城街道,北接万春镇,南邻涌泉街道,素有“金温江东大门”之称。全街道幅员面积 21.5 平方公里,非流动人口 11 万余人,辖 8 个社区、2 个行政村,100 个村(居)民小组。该街道管辖区域内有精神残疾人 111 人(对应 111 个家庭),占非流动人口的千分之一。

  分第一服务对象和第二服务对象,第一服务对象为社区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学员),第二服务对象为康复期精神残疾人。

  经过调查,对有意向成为学员的人群进行了结构分析,发现这中间还包括心理学爱好者、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普通居民等等。本次项目报名人员达到35 人,经过考核、面试,层层筛选最终选定30人为正式学员,其他报名人员作为旁听学员,但不参与督导、实习和服务实践活动。

  精神残疾人及家庭是社会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爱。在项目前期,褔慧园社会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自身的特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残疾人经过药物医治后,但仍然不能脱离药物回归正常生活,本人又有摆脱困境的强烈愿望,须配合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帮他们逐渐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人生活。

  精神残疾使残疾人不能象健康人那样正常工作,有的虽然能工作,但承受力、竞争力不强,生活水平低下,多数靠家庭供养,只有少数的经济能力接受心理咨询服务,精神残疾人家庭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他们要其它资金支持来接受心理服务。

  由于居民普遍缺乏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对精神残疾人的理解,受到歧视和分别对待,使得精神残疾人难于融入周遭的人群,甚至因为共同生活的亲属及周围人的疏离,使他们产生孤独、不满、抵触、抗拒情绪。

  我们选择“00后”11人、“90后”13人、“80后”37人、“70后”32人,共计93人(93个家庭),作为先期预估的精神残疾人服务对象。经过初步筛选,对其中 93人进行初访,根据初访评估对其中的 90人进行前测,再评估选出85 人进行深谈,确定其中 76人为第二服务对象,实际完成87人心理服务。

  精神残疾人家庭背负着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多数靠家庭供养,只有少数的经济能力接受心理服务,因此,他们要其它社会力量或资金的支持来接受心理服务。通过“阳光照心田,枯木也逢春”的实施,特别是学员实习期、服务期的完成,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残疾人进行心理服务,修复残友心理缺陷,促进其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对精神残疾人家庭进行辅导,提供心理支持,让第二服务对象零费用享受专业帮助。

  一方面街道辖区精神残疾人较多,需要“在地”能够及时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环境中心理服务人才缺乏,特别是疗愈性心理治疗师人才稀缺,外聘心理治疗师无疑成本高、不易持久,特别是当精神残疾人发生应急状况时,远水解不了近渴,往往易引起治安事件,一旦此类事件发生再来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治安事件一定会影响周围安定,造成人心惶恐。社会治安需要对精神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心理服务的常规化、持久化,这就需要“在地”的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

  本项目将为街道培育一支具有三级心理咨询师水平、具备实操能力的社区“在地”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团队,以期为街道辖区精神残疾人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减少精神残疾人肇事肇祸风险,减少街道辖区社会治安隐患。

  居民普遍缺乏精神卫生常识,不知道何为心理健康,更不懂如何维护心理健康。通过项目的宣传,居民们知道了“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在项目开放式大课堂理论培训阶段,普及心理学基础知识、教授心理危机干预的常用技能,帮助参与培训者个人舒缓情绪、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在督导和禅修阶段,针对第一服务对象侧重于提升心理能量,以期他们在项目结束后能够持续有效地帮助精神残友及其家庭。一方面提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承受压力的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二方面提高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改善和提高沟通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走访街道、社区,了解掌握街道对社区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的需求,以及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心理服务的需求。

  二、社区动员:招募开放式大课堂讲座直接服务对象,通过授课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三、开放教学: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在理论授课阶段采用开放式大课堂教学。

  五、个案督导:第一个阶段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做咨询,志愿者观摩;第二阶段为志愿者对第二服务对象做咨询,老师现场把关督导。

  六、结项总结:①收集资料,资料归档;②项目总结,边总结边陪伴服务对象,对每个服务对象做好结项安排,处理离别情绪;③撰写结项研究报告;④项目评审工作。

  在党支部领导下,福慧园从始至终坚持“大爱无疆 服务民生”工作方向,运用自身专业方面技术和科学方法,“用心灵陪伴心灵,用生命影响生命”,圆满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任务,受到项目落地单位的高度认可与全力支持,赢得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赞誉与信赖。

  我们着眼于项目的可持续性,即培养一批“在地”(目标14名,实际16名)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作为服务力量种子储备,确保持续为街道辖区居民服务。经过长达10个月23次近140小时的理论培训,两个月五次15小时增能共修,以及一对一“师带徒”式十多个小时观摩与实操,14名学员基本具备心理社工服务能力,并活跃于心理健康社会工作之中。

  “大课熏陶+个案咨询”是针对精神残疾人的基本服务模式。通过街道推荐、机构甄别确定的24名被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进行长达10个月的心灵陪伴与专业服务,他们陆续走出了人生阴霾,重获了新生,有的步入工作岗位,有的回归学校课堂,有的逐渐摆脱了药物依赖与心理疾患,去掉了标签,融入了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该项目的成功实践在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对福慧园理事长刘超做了专访。宣传部、新闻中心的领导也亲临现场调研,刘超老师也因此被区社治委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人物。在此基础之上,街道追加立项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EAP咨询指导师培训项目,现也已基本完成,并有9人经过行业认证取得专业能力证书,街道负责人看到可喜的效果,开始着手筹备为民服务“心理健康热线”。“阳光照心田,枯木也逢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服务效果和整体社会效应。

  通过复盘“阳光照心田,枯木也逢春——康复期精神残疾人心理服务”项目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分析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服务的效果和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力量的进步与成长,有助于在未来开展更高质量的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并为此类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操服务思路。

  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当地部分精神残疾人得到了社会更多群体和居民的持续关注和服务;为当地培养了“在地”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储备了及时快速有效应对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储备专业力量,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周期短,项目具备可持续性。

  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讲座+实操+共修+服务”模式的固定模式,可完全复制、可以推广。今明两年,我们将在成都6区35个街道社区同步展开此工作。

  (一)项目原定的目标:直接受益35人,间接受益175人,培养14名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志愿者,为35名康复期精神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助他们逐步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二)项目实际产出内容:实际直接受益80人,间接受益390人,培养了14名“在地”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为35位康复期精神残疾人提供了心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1.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咨询时尚不能工作,接受心理咨询后,在次年7月份开始工作。2.5位住在孤儿院的抑郁症儿童,不愿见人,不愿读书,情绪非常低落,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现在已经走出了抑郁的阴霾,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有了动力,各方面回到正常状态。3.一位因出车祸受到惊吓,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出现癫痫症状和抑郁症状,言语另类,接受心理咨询后癫痫、抑郁症状消失,言语正常,回到正常状态生活。

  (三)服务对象自己认为获得了如下收获:舒缓了情绪,化解了心结,疗愈了抑郁或焦虑症状,心理能量得到提升,提高了生活的智慧。

  第一服务对象一致认为理论加上大量案例和现场处理问题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很适合在职人员的需求。提出的意见建议:真实的操作、见习时间不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

  1、降低了运行成本。在前期访谈中,爱好心理学的志愿者耳闻目睹了心理咨询师咨询师平易近人的个人魅力和开展心理咨询的沟通技巧,主动提出以低租金出租自己的房子给项目组临时办公,为本项目节约了房租费。在项目前期,通过动员街道和社区的资源,节省了前期调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提高了筛选服务对象的效率和准确度。

  2、服务了社区民众。我们把节约的资金用于增加心理服务的时间,项目目标心理服务时间为120小时,实际完成了125小时;目标直接受益人次330人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促进了社区和谐。在授课阶段,我们动员了社区物业资源。门卫提供方便,只要是听课,就开“绿灯”方便居民进出小区和楼栋,保证了每次课都有30多人参与,20次授课就有700多人次参与。授课内容中有帮助居民学习管理情绪的方法,听课的居民不同程度受益,给家庭、邻里带去了和谐,给小区带来了正能量。同时,物业公司员工也纷纷来听课,物业公司管理人员深感受益。

  一直以来,心理咨询服务无法直接走近普通居民,如何“破冰”成了心理咨询师的棘手问题,在民众心理健康知识相对缺乏的今天,无疑成了心理咨询服务惠及广大居民的瓶颈。

  我们福慧园【同理陪伴者+社工“钻”家】一帮人,一直在探索使用“用社工手法破冰,用心理咨询技巧助人,践行社会心理服务”,“三社联动”是把心理健康服务纳入社区治理的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有效方法打开心理服务工作的僵局。以社工志愿者的形式主动“钻家”,走访服务居民,社工手法使我们很快在项目落地小区受到居民的欢迎和接纳。在居民欢迎接纳我们的前提下,服务对象顺利成章地、心甘情愿由预期服务对象成为协议服务对象,把心交给我们,我们适时采用心理咨询技巧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多次优化方案,把我们自己擅长的心理服务经验用社工手法去宣传项目及动员居民参与项目活动,用心理学与人沟通的技巧发展志愿者,动员街道、社区和社区物业等资源共同参与,使项目每一个阶段都能顺利完成。

  把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阳光照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需要作为社会心理服务窗口的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需要政府部门有可实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对于做心理服务社会组织来讲,用心态低位承载、接纳居民,才能被居民所接纳、认可。心理工作者必须要放下专家的架子,放弃“守株待兔”的模式,用社工“钻”家的手法打破僵局,主动关心居民疾苦,营造和谐、接纳的氛围,回避居民不愿直接面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心态。

  社工手法“破冰”,心理咨询技巧助人自助,而这里前期“开局”的角色特别的重要,最好“开局”后不宜换人,持续完成一个服务对象的心理服务,减少居民产生不必要的阻抗,甚至会引起居民质疑社工的责任心、持续性,从而否定社工的前期工作成效。

  对于做心理服务社会组织生存、持续发展、团队建设方面,我们也探索出一套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在机构起步期,缺乏甚至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培养、留住人才是社会组织发展中都会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社会组织几乎都处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状况,这对于机构走专业化路线、创品牌是极为不利的。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时也是机构内部完善团队建设培育人才的机会,把培育人才与执行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是多快好省培育人才壮大队伍、留住人才、促进机构长久发展的重要策略。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