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和“无病是健康”的生活理念,心理健康已与身体健康、道德健康一起,成为人类新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哈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市场却存在诸多问题,让这碗能够平抚人心理危机和心理创伤的“心灵鸡汤”变得有些浑浊、有点变味。春节前夕,我省心理学界的权威人士坐到一起,对我省的心理咨询市场进行了一番会诊,并提出了市场整顿和改进意见。
据黑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吴万森介绍,黑龙江省是全国心理咨询市场启动最早,也是进行统一管理最早的省份。省心理学会成立于1959年。1993年,省科协、省教委、省卫生厅、省公安厅联合发文,“责成黑龙江省心理学会负责全省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项工作”,并要统一对全省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后统一发证,以保证这项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10年来,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共培训近5000名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现在,这些人主要在全省各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师工作。
经过正规培训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在从事心理健康教师工作。那么,社会上林林总总的心理学校、心理诊所又都是谁开的呢?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教授陈力介绍,相对于全省3700万人口来说,经过正规培训的这些心理咨询人员显然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这就给了一些混水摸鱼的人以可乘之机,什么人都敢挂牌开心理咨询诊所。曾经有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竟然在哈师大侧门开起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事务所,后来听说哈尔滨师范大学是黑龙江省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就悄悄地搬走了。因此,目前社会上到底有多少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根本无从统计。这些人大多是没有经过医学和心理学培训的人,可以说,没有专业相关知识的人正在充斥着黑龙江省的心理咨询市场。
还有一个怪现象:不知从何时起,我市的家政中心、婚介所也都在服务项目中加上了心理咨询一项,“心理咨询”成为他们不落伍于时代的一道“招牌菜”。但是,这些家政中心和婚介所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很容易把人引向歧途。
日前,一件事在我省心理学界引起了强烈震荡:国家某部委在我省四部门责成黑龙江省心理学会统管黑龙江心理咨询市场文件没有被废止的情况下,将我省的心理培训权限委托给了一家商业运作的心理学校。以往,省心理学会的培训费只收一二百元,招收、培养的大多数都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但是这家心理学校第一期培训班的培训费就要三四千元,而且面向社会什么人都收,对那些担心自己交了巨额学费却不能经过考核毕业的人,他们都安慰说:“放心吧,第一次办班,肯定都能毕业!”试想,这种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班,怎么能确保培训质量呢?这一问题现已引起了黑龙江省心理学界权威人士的极大焦虑和担忧。
心理咨询市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想分一杯羹,当然是利益在驱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我市大医院的心理门诊挂一个专家号才20元或30元,而我市一心理学校校长竟开出了每小时500元咨询费的“天价”,令业内人士叹为观止。据悉,在我国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当权威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一名好的咨询师的咨询费一小时也就三四十元,每小时500元的价格全国罕见。同时,这所学校还借咨询之机大肆推销自己学校出的光盘和书等非法出版物,咨询者都说,在该校,即使找普通的咨询师咨询,没有三四百元也休想出那个门。
一位中学生在妈妈的带领下到心理学校咨询,一听说每小时500元咨询费,这位中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什么也不愿意跟咨询师说,只希望咨询快点结束。这次花了数百元的咨询结束后,没有给这位中学生解决一点问题。这位学生说,这个咨询像白开水一样没有滋味,就为了拖延时间赚钱。后来,妈妈经人介绍,把他领到了吴万森老师家里,吴老师没有收一分钱,就打开了这一个孩子的心结。吴老师说,现在的孩子成熟很早,都有很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看多了社会的阴暗面才产生的。如果心理咨询师让他们看到的不是光明的一面,而是更加黑暗的社会问题,不但不会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反倒使他们更加难以自拔。这几年,哈师大、哈医大老师接待的心理咨询者不少于3000例,没有收过任何人一分钱。
据介绍,在1993年黑龙江省心理学会统管黑龙江省心理咨询业之初,学会曾与省物价局协商,暂不对心理咨询业统一定价,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我省心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心理咨询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的今天,心理咨询成了很多人的摇钱树。有的心理学校与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挂钩,到学校去卖心理咨询表,对学生的测量结果没有一句解释,根本起不到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的效果。还有的医院心理门诊为了多赚钱,不该开药的也猛开药,给患者增加了巨大负担。一位患者因心理问题去我市某大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医生给他下了抑郁症的诊断,当即让他住院15天、治疗费用6000元。这位患者后来去求助吴万森,没有花一分钱,就把病治好了。
心理咨询适当收费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保证质量。参加座谈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心理咨询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说严重点,也是人命关天。目前我省社会上的、特别是那些个体心理咨询诊所的咨询质量非常差。这些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培训,不可能给咨询者正确的指导。他们基础较差,辨别不出深浅,什么样的病人都敢治,有的为利益,明清楚自己治不了的病人也强行留住,咨询者已经呈现病态了却还在给人家咨询,这样往往会延误了病情,严重的会致人自杀。
在我市许多心理学校、心理诊所,心理测量成了一个必需的程序。但凡进了诊所大门,就得先交五六十元做测量,许多测量进行完毕,咨询师也不对咨询者进行解释,使测量流于形式。对此,有经验的人指出,心理测量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测量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测量后的解释,让测量者清楚自己的心结所在。对于心理测量,专家们还指出,我市许多心理学校使用的测量工具也不正确。每个测量工具都有它特定的适用人群,我市一心理学校把最低也该用于初中生身上的测量工具用到小学生身上,那怎么会有准确的判断呢?
在我市,类似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心理咨询热线遍地开花,这些咨询热线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内心的焦虑,但由于接听者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很难解决根本问题。专家觉得,心理咨询既需要医学上的知识,又需要心理学上的知识,咨询师要通过望闻问切对咨询者做综合判断,因此,心理咨询是不适合通过通讯的方式来进行的,心理咨询员的培训更不适合远程教育。现在,我市许多媒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热线,未经培训的主持人就承担了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很难保证咨询质量。
有人形象地说,现在的公司经理都是一手揽着律师、一手揽着心理咨询师。可以说,现在的心理咨询市场正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这个大市场,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心理咨询师呢?
哈尔滨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张守臣说,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要真的热爱这一职业;其次,要有扎实、宏观的心理学、医学背景,需要经过系统的心理学训练,并要掌握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必须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手把手教,言传身教,一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毕业时至少头脑中要有200个案例。在美国,心理咨询师至少要是大学毕业、经过两年工作、再经过两年心理培训才能上岗。
心理咨询的发展应当与市场的培育速度是同步的。换句话说,市场对心理咨询行业有需求,而心理咨询行业现在的自身状况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心理咨询业的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 据介绍,目前我省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的从业人员有90多人,哈师大、黑大、哈医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省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现已都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学专业,一年大约培养人才300人左右。更令人欣慰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现已开始了八年制的心理学博士生培养,走精英之路。
作为一个直接涉及人的健康的社会职业,在某部门的职业性质划分中,心理咨询师被与理发师、面点师、汽车修理工等低层次劳动岗位分在了一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和普通百姓对心理咨询业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因此,目前我国的心理咨询行业还有待逐步发展和规范。专家们一致认为,我省的教育、卫生部门应介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医疗和教育界的正规军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使我省的心理咨询业尽快走上一个健康、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