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到底是选爱我的人结婚还是我爱的人结婚》的文章在网络中广泛流传,未婚男女都希望从中获得启发,觅得佳偶。
然而与美好的爱情憧憬相对的是逐年上升的离婚率。在去年我国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
不仅离婚率增加了,离婚人数也持续走高,从2010年的267.8万对增加至2014年的363.7万对。近年来,北京、上海仍然是离婚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市离婚登记办理数量也连续12年递增,去年更以5.5万余对“领跑”全国各大城市。
综合原因,有人统计发现因为“婚后发现适应不了彼此的缺点,性格不合”导致离婚的人数居首。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样的人才能让婚姻更长久呢?来自美国的两位研究者April C. Wilson和Ted L. Huston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这项实验历经14年。
研究人员首先采访了168对新婚夫妇,与丈夫和妻子分别谈话,先让他们回忆自己谈恋爱时发生的印象非常深刻的大事,接着让他们回忆、描述从他们第一次约会开始,他们的结婚可能性是如何逐渐演变的。然后,研究人员将小两口给出的答案绘制出曲线图。
比如在图一中显示的就是一对新婚夫妇的曲线图,其中妻子的感受由虚线表示,丈夫的感受则由实线表示。从图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名叫达里尔(Daryl)的丈夫和芭芭拉(Barbara)的妻子彼此都感受到强烈的感情。两个月后,两个人都已经觉得他们有40%的可能会结婚。
到了第三个月,达里尔和芭芭拉决定出去旅行。那次旅行之后双方对彼此的感觉差异出现了。达里尔觉得一切都进展得太好了,他感觉他和芭芭拉都觉得他俩一半以上的几率会结婚;但是芭芭拉却感觉正好相反,旅行结束后,她觉得结婚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最后他们还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过了14年后研究人员又回访了168对夫妻,发现其中已经有56对夫妻离婚了。为了更好地表示其中的变化,研究人员将恋爱的过程平均分为4段,发现恋爱的前一半时间里,恋爱双方对感情走向判断的分歧程度,和结婚后的离婚风险并不相关。可是,在恋爱的后一半时间里,恋爱双方对感情走向的判断越分歧,结婚后越可能离婚。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如果小两口婚前爱对方的程度差别越大,离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恋爱双方所感知的恋情进展速度差别越大,结婚后越可能离婚。此外,在整个恋爱过程中,恋爱双方对感情走向的预测差别越大,结婚后越可能离婚。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是让当事人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实,而是让他们回忆14年前的情形,从而明白他们在经过婚姻后怎么样看待自己当下的婚姻状态与约会的联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资深家庭治疗师龙迪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最终,通过信息浓缩,才绘制出了达里尔和芭芭拉的图表。
虽然有人形容爱情是盲目的,因为有时恋爱中的人会过分表现自己、掩饰自己的缺点,或者自欺欺人,不愿承认对方的劣根性。但是一旦走进婚姻的殿堂,一切自欺欺人都会灰飞烟灭。因此,有人提出,婚姻就是一个幻想破灭的过程。一旦结婚了,所有恋爱时“瞎了眼”产生的想法,都会被更接近现实的感受所代替。
“我想,这样的研究正好纠正了人们一些错误的观念,避免人们盲目地作出选择。选择结婚对象是人生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有这些科研成果作为依据,可避开作出错误的选择,也使人在选择结婚对象时能看到前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蔺秀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该研究对正在约会或还没有男女朋友的人有一定参考作用,因为研究结论提出看对方是不是适合成为自己的结婚对象大约需要14个月的时间。”龙迪说。在交往一年多以后,恋爱双方对彼此的看法基本不变,处于高原期。“如果那时觉得合适就别错过,不合适也不必勉强,因为恋爱期间就已经感觉不幸福、不开心,那么继续磨合甚至结婚后也不会有改善。”
而且,龙迪认为,这同样也是对失恋人群的警示。“我不建议刚刚失恋的朋友就马上去找下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因为处于失恋状态的人往往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所以,最好过一年后让自己平静下来,再考虑走进下一段恋情。”龙迪建议。更重要的是,不要因为第一印象不好而否定某个人,也不要因为最初的印象好而过分肯定。“大部分幸福的婚姻都不是建立在闪婚基础上的。”龙迪说。
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认识到,婚姻并非完全由爱情说了算,它还存在很多非心理的因素,比如社会地位、经济情况、教育程度等。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夫妻收入在4000元到8000元之间,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婚姻幸福感增加,而8000元到20000元之间没有这种效果。“这个调查的最终结果告诉我们,客观条件是一些必备的基础,没有这些客观条件,幸福可能来的很难;具备了这些客观基础,主观感受的一些东西可能就成了一个主要的影响。”蔺秀云解释说。
龙迪认为,婚姻从开始产生不仅因为爱,还包括真实的生活的考虑。而且所谓的感受也不是一种感受,既包括甜蜜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一段长久的关系,既不是有了波折就中止,也不能只依靠单方施与,它是双方互相理解、表达的行动能力。有时,也会受到小两口童年经验的影响。所以,婚姻中的冲突也不是一个爱字解决,更不是靠想象中的爱来解决的。”
美国的一位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利曾在其出版的《幸福婚姻法则》一书的封皮上写过:“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两百次离婚的念头和五十次掐死对方的想法。”可见冒出离婚念头的并不仅仅是真正离婚的夫妻,那些幸福的夫妻也曾经面临同样的问题。
前文提到的研究在分析了导致离婚的原因后,也总结了令婚姻长久的窍门,就是沟通。他们的研究发现,花很多时间在一起,并且坦诚地聊他们的感情的情侣,非常容易对感情的现状及将来产生一致的认知。
“沟通确实很重要。其实,人都不坏,只是互相的做法有差异。如果不沟通,肯定会出现很多误会。所以,当一方有不同的认识时、有不舒服的感觉时,表达出来,对方通过解释自己的动机和做法,很多问题就轻而易举地解决。”蔺秀云解释道。
不过,龙迪却表示,她更赞赏这项研究使用“对话”一词,而不是“沟通”。因为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沟通的真正含义。在龙迪看来,人们对沟通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认为沟通就是聊天,但是聊天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婚姻本身就含有非心理现实;其二,就是自说自话式。这样的聊天并不可取,因为沟通不是单方面的表达,那样很容易成为操控,结果是沟而不通。
而对话就不同了。龙迪认为,对话是一种肯定、平等的关系。“如果婚姻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小两口在对话时,不能肯定自己一定是对的,于是,就要通过询问了解对方,并接受对方的表达有合理性。这样,对方也更愿意继续沟通。反过来如果对话双方不平等,语言和态度就流露出不尊重甚至是羞辱,不仅不能继续对话,而且还会相互伤害。”正如英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以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发表一项研究,他通过长期多样本的婚姻调查发现,夫妻处理冲突的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婚姻是不是真的幸福。同时,Gottman也给出建议,认为小两口应该避免以下四点:一是批评指责;二是轻视羞辱;三是防御心理,即对方永远是错的;四则是冷战。
“在幸福的婚姻中,小两口不管是讨论正面还是负面话题,都要相互肯定对方的感受和部分观点。”龙迪进一步指出,不能否定对方的情绪,因为沟通是相互且平等的。更重要的是,夫妻间要怀有慈悲心。“感受到对方的痛苦就是悲,有能力转化对方的痛苦、增加快乐就是慈。为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先理解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痛苦是由什么问题导致的,然后进一步化解痛苦,去做让自己和对方都快乐的事情。”龙迪说,“这样一慈一悲会给人带来幸福快乐,而培养慈悲的智慧才是婚姻长久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