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结婚的都该先看看这些大实话

发布时间: 2025-08-08 14:30:17 | 作者: 调查服务公司|

  但不论褒贬,大家的讨论都围绕个人成长和婚姻生活展开,这几乎是每个成年人都要被迫面对的问题,也是用其一生都难以回答完整的问题。

  而关于这样一些问题的电影,我也跟大家聊过不少,最近发现一部新片,刚好给现实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

  这部挪威电影是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最大赢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四大奖项。

  刚刚摆脱一段糟糕婚姻的女主,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了男主,两人相互吸引,很快就如同爱情电影中那般发展迅速,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

  女主带着两个孩子去超市采购,结果银行卡突然刷不出来,她只能打电话求助他人转钱应急,旁边的孩子一直在打闹,引得周围的顾客一阵不满。

  回到家,两个大孩子也是不让她省心,一个不愿帮忙做家务,一个更是因为青春期对女主乱发脾气。

  等女主收拾完所有的烂摊子已经是晚上,这时出差的男主才赶到家,由于回家的日期推了又推,让一直在家照顾孩子的女主很是不满。

  然而男主没有察觉到女主的情绪,而是自顾自说着工作的事情,手里擦着不需要清理的锅具,以此表示对女主的“帮助”。

  夫妻俩的隐忍和漠视,最终走向了争吵,女主埋怨男主总是出差,把家庭琐事扔给自己,导致没有自己的上班时间,渐渐变成了被职场抛弃的主妇。

  而这种争吵只会让两人的矛盾不断放大,没过几天,夫妻俩又因为孩子被老师叫家长的琐事大吵一架,甚至有了肢体冲突。

  从那之后,夫妻俩之间仿佛隔了一座大山,除了因孩子的事情偶尔沟通,平日里再也没有更多交流。

  女主顿时倍感委屈,她感觉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到头来又被抛弃,真的很不公平。

  只不过,女主始终想不通婚姻问题的根源,只能找借口跟男主见面,恳求男主别自己。

  然而,在这个本该双方冷静坦白自我需求的场合,局面终究是变成夫妻吵架现场。

  男主说一句,女主顶十句,连咨询师都劝不住,只能说服男主答应,在最后期限内给女主一个明确的答复,离婚还是修复感情。

  影片的前半段情节,让人想到了很多类似的讲述中年夫妻分道扬镳的电影,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婚姻故事》《坠楼死亡的剖析》等等。

  顺着女性主义的创作潮流,这些电影都尝试探讨了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和无偿付出,世俗观念让她们在婚姻中被迫承担了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责任。

  男主提出离婚后,女主经历几波情绪挣扎,还是选面对现实,她想起还有一次咨询机会,想着借此再见男主一面,没想到男主直接爽约。

  这段戏中戏情节,用咨询师画外音的方式,为观众仔细剖析了女主视角下的婚姻问题,也让大家看到了影片前面展现的吵架情节,其实早就另有玄机——

  男主兴致勃勃地讲述工作的见闻,女主却毫无兴趣,用孩子的事情粗暴打断了男主的话题,想让男主觉得孩子在学校犯错是他的问题。

  类似的操作还有很多,比如家庭聚会中,明明上一秒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女主却突然回到房间做起家务,借机嘲讽男主从不为自己分担。

  这次咨询师的引导,让女主意识到,自己总是通过伤害丈夫的方式,让丈夫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从而在心理层面占据高地,以求让对方依赖自己的目的。

  而且这种习惯不仅存在于两口子之间,女主对待朋友,对待孩子也是如此,总是在关系最好、气氛最佳的时候,扔出一枚“情绪炸弹”。

  在单亲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女主总是承受着母亲看似开玩笑的嘲讽,以及与弟弟之间的攀比,这种情绪打压,让女主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卑感,认为所有快乐的、美好的事情,自己都不配得到。

  这种推测很快在女主拜访母亲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母亲直接忽略女主用尽心思挑选的礼物,还说她来的不是时候,自己很忙,随意的聊天都能变成对女主的讨伐现场,嘲讽她有大小姐脾气,不像弟弟那样孝顺……

  通过几次咨询和自我验证,女主终于明白,尽管丈夫在婚姻中也有诸多不是,但导致这段关系破裂的根源在于自己,那种

  更糟糕的是,青春期的女儿,也正在用同样的方式,用言语伤害着爱自己的人,变成了另外一个她。

  人到中年的女主这才意识到,打破这个诅咒,让自己的人生重启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自我鼓励,击退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从这里就能看出,《爱的暂停键》并不是一部通过离婚故事描述两性矛盾的作品,而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

  只有个体先完成自我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格,才有可能构建起真正的幸福家庭,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否则只能如女主的第二段婚姻那样,陷入泥潭而不自知,伤害了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想通了这些,女主如同新生一般,一瞬间她觉得世界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也可以随即改变自我。

  最明显的,是当青春期的女儿再次用恶毒的言语攻击自己的时候,她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不再像过去那样斥责女儿,而是温柔地表达自己的关心,原本气呼呼的女儿瞬间情绪崩溃,她当年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母亲。

  互联网中的“漂亮话”和人生格言,其实道理大家都懂,难的是如何从自身出发,真正完成自己的人生课题。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