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情感需求的矛盾与调节

发布时间: 2024-07-01 21:04:57 | 作者: 调查服务公司|

  【摘要】当代青年一方面推崇单身生活、审慎结婚,另一方面又追捧情感类节目、恋爱婚姻课程。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映射出,青年情感需求其实一直没有缺场,只是当代青年情感需求的自主意识更加强烈、自我选择更加坚定、自由独立更突出。当前,青年情感需求的现实矛盾主要体现为:延迟婚姻与渴望爱情的矛盾;浪漫意象与祛魅表达的矛盾;身份依附与独立自我的矛盾;感情生活与抚育后代的矛盾等。对此,需引导青年拥抱生活、追求爱情、珍惜婚姻、热爱家庭,化解青年情感需求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青年 情感需求 恋爱 婚姻 家庭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男女青年对于婚姻的时间知觉愈发宽松,特别是相当多的女性青年拒绝年龄焦虑,追求恋爱婚姻中的身份独立,强调婚后平等的家庭地位,理性计算婚姻的收益成本和规避婚姻风险。在情感需求上,青年越来越将家庭期望、人生义务和传统规范等放置在自我意识和自主决策之后,看重个人感受、经济独立、身份平等和人格自尊等维度,极力抗拒失去“自我”的婚姻与家庭。但在现实世界,青年情感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矛盾,需要引起重视和加以解决。

  每个时代都有着特定的社会环境塑造和牵引着人们思想观念。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媒体的发达,现代社会创造了许多信息通道向青年提前“放映”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及家庭困境。原本需要青年个体亲自去参与和体验的人生历程,常常被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事先预告,并突出了无尽烦恼的一面。比如:电视真人秀节目充斥个体描述私人情感生活的困顿纠结、恋爱过程的曲折失意、婆媳关系的剑拔弩张,以及影视作品对婚后育儿、成长教育等方面焦虑的集中渲染。这一些信息让青年对婚姻的预期产生折扣。在某一些程度上导致青年情感需求出现种种现实矛盾。

  延迟婚姻与渴望爱情的矛盾。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之前十年来新低。初婚年龄推迟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如,江苏省民政厅发布的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岁数男性28岁、女性26.52岁。安徽省民政厅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21年安徽省初婚男女平均岁数均超30岁。社会上“女不嫁”“男不娶”的晚婚事实客观存在,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青年晚婚甚至不婚现象更为突出。这些现象一方面反映出青年婚姻与人生决策的变化,另一方面折射出青年婚姻观念与情感的巨大变迁。以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不再是约束当今青年的婚姻信条;体现父权制线”的性别歧视受到女性崛起势力的不懈反击,正在退出舆论市场。年龄焦虑越来越让位于婚姻标准,青年不总是纠结年龄增长,而婚姻标准往往不能将就。

  从家庭地位预期的角度看,青年对于义务与责任平等的权利意识已经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对于婚姻和组建家庭奉行宁缺毋滥原则慢慢的变成了较为普遍的共识。特别是,随着女性青年文化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劳动力市场广泛就业,且经济收益明显提升,她们的独立自我和平等意识充分体现,更加坚持对于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理想标准。从婚姻缔结及结果的角度看,女性青年及其家庭大幅度提高缔结婚姻的住房等物质标准,冲击了一些男性青年的心理预期,导致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他们回避甚至抗拒婚姻。

  浪漫意象与祛魅表达的矛盾。毫无疑问,青年需要爱情婚姻以及必要的仪式感和想象力去烘托人生的精彩、体现家庭的意义、点缀生活的美好。但结婚之后的柴米油盐、鸡皮蒜毛的家庭琐事是更真实的现实。在双方性格磨合、行为习惯、育儿养娃、教育内卷、婆媳关系、经济决策等方面牵制之下,青年发现婚前对婚后生活浪漫的想象会极速受到冲击,浪漫念头及行为的消失将比事先的预期要快很多,也会很快认识到婚姻原来没那么理想化。不少男女青年容易观察到身边他人不幸的婚姻生活或听到对婚姻的种种抱怨,容易接纳和固化媒体以及影视文化产品中负面的涉婚信息。他们由此常常对婚姻进行祛魅表达,表现出极为纠结婚后各种家庭隐忧而丧失建立自己小家庭的信心;过度顾虑婚后各类日常琐事而否定婚姻的实际意义;过于担心婚后各种活动空间狭窄而损及个人自由。

  对于一些缺乏来自家庭支持的男性青年而言,他们即使维系着婚姻家庭期望,但在现实高额彩礼和家庭生活成本压力之下,因“成家是奢望,也是累赘”念头的缠绕,无奈推迟甚至拒绝结婚及生育行为。除了家庭支持的因素之外,青年在职业领域的不确定性、流动性以及竞争性也都是直接的威胁因素,无法短期内提供足以稳固他们社会根基的物质条件。“谈钱”虽然伤感情,但相对缺钱且消费需求与冲动旺盛的“月光族”青年在经济窘境面前,精神上不得不同爱情婚姻保持距离。特别是,当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境遇并非个案、许多同辈都是如此的时候,集体意识的强化作用加剧了青年接受现状,并采用共同一致的社会叙事,来表达对于情感浪漫的本真向往和基于困境反讽的祛魅。

  “在婚姻不断个体化、情感成为维系婚姻的主要纽带的背景下,情感期望及其引发的情感变化成为影响婚姻互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①当青年的注意力总是从美好婚姻生活的精心营造牵扯到烦恼丛生的家庭纠结时,他们的婚姻情感需求容易受到阻扰,出现婚恋行为的不当退缩,把婚姻过度看成具有风险的人生选项,将圣洁的婚姻当做可有可无的随意品,褪去人性忠诚爱情的光环。婚姻在一些青年眼里滑向了爱情的终结、自由的约束和多重的压力。这些青年在适龄时期对婚姻的怀疑、犹豫和拒绝,成为他们对婚姻祛魅表达的真实写照。

  身份依附与独立自我的矛盾。许多社会机制与文化力量都在指向和促进青年个体追求自我独立、展现精神自由、抒发青春自立。青年具有的天然蓬勃朝气和旺盛生机也同样非常契合这些机制与力量的引导与感召,他们自觉接纳和崇尚围绕实现自我的各类元素,极为热烈地迎合、投入和追捧独立出众、能力超群、成功自信的经典人物。一旦社会面上出现特征鲜明、引起共鸣的榜样形象,那么这些形象就能够在青年中迅速传播,立意为一种符号,成为青年共同认可的精神维度。诸如“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些流行符号,一方面深深打动女性青年,激励她们破除传统性别偏见,撕去年龄成见标签,褪下娇小女性懦弱面具,坚信女性同样能够拥有独立成熟的气质之美、个性张扬的人格魅力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另一方面男性群体对女性的身份认同也开始引发深刻思考和彻底改变,在赞成女性鲜明的价值追求和角色再造的同时,男性青年最优先感受到传统父权制话语受到挑战,甚至已然浮现解构。以往“小鸟依人”“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辅助式、弱等级的女性定位不再是流行的标准。男性青年潜在的文化意识和角色优势开始动摇与瓦解。

  传统社会中女性往往依靠婚姻“嫁个好男人”来实现人生境遇的提升,而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经济独立,凭借自己的工作收入就可以较好生活,虽然也还是希望“嫁个好男人”,但已不再仅仅寄予通过婚姻依附男性去实现人生幸福,“靠男人不如靠自己”。不过,由于女性生理条件上的力量等弱势,女性的敏感及安全感心理需要始终高于男性。而现代社会的现实状况是,存在较多因素常常冲击和动摇女性尚且脆弱的安全感。特别是,社会媒体持续不断报道家庭暴力、婚姻出轨、离婚伤害事件等消极现象,许多电视视频常年推出婚姻调解、家庭冲突等情感类节目。这一些信息对于唤起社会关注女性权益、保护女性利益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有些媒体为了达到刷流量、提高收视率的目的,而过于渲染悲情效应和放大偶发事件。现实世界往往一件恶性的家庭事件就会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客观上造成一些青年女性的恐惧心理,对婚姻产生怀疑。加之她们在人际讨论中继续强化“男人都花心”“渣男太多”的偏见,轻易造成女性青年加重警觉,降低信任,提高进入婚姻的门槛。

  感情生活与抚育后代的矛盾。人口生产是社会生产的重要部分,“结婚生子”“早生贵子”原本也是中国家庭传统的惯习之一。但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的提升,青年面临工作、生活和学习多方的压力,同时又渴望取得较快的事业稳定和成功。社会资源和机会总是有限的,不足以满足所有青年的愿望。在压力、竞争和挑战同收益、成功和满足之间有难以避免的冲突之下,青年往往容易萌生巨大的焦虑焦灼心理。常见的一种不利后果就是,青年将这些不积极的情绪转嫁至家庭生活,认为在职场本已重负压力,再结婚育儿养娃,面对一系列照料及教育任务,可谓是肩扛几重“大山”。由此,慢慢的变多处于婚姻状态的青年选择不生育或者晚生育、少生育。从两性对比而言,女性青年对于生育的焦虑远超过男性青年,她们承担着来自身体健康、时间成本、职业发展等方面现实的生育风险,许多女性完全摆脱和抛弃了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思想。

  传统意义上婚姻与生育必然关联的观念在当今社会出现动摇,而一味强行捆绑婚姻与生育势必降低一些男女青年对婚姻的美好期待。越来越多的女性青年反感和抗拒父权制话语体系下的性别身份定位。社会媒体也敏锐捕捉到这一势必到来的观念颠覆。在市场占有份额和资本利益追逐的诱惑及冲动之下,社会媒体紧密建构和创设男女两性青年都乐于接受的议事设置,不厌其烦地推出涉及婚姻情感的综艺娱乐节目、文化产品和信息输送。在社会舆论及观念的集体转向中,青年婚姻思想的自觉涵养和行为主张悄然完成,也鲜明印刻上时代的痕迹。父权制话语体系下的性别身份定位逐渐暗淡,旧式观念的锋芒随着新生代女性青年的坚持以及男性青年的开明和包容变得日益钝化,整个的社会意识也正在快速抛弃不合时宜的僵硬思想。

  青年是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也是国家的重要人力资源。青年渴望独立,但又不是简单的特立独行。他们处在现实世界当中,极为明显地受到典型榜样的感知、社会思潮的渗透和人际讨论的牵制。时代需要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成功青年去激发社会活力。这些成功青年的典型榜样在精神层面客观上起着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为取向对青年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通过树立优秀青年的榜样,引导青年拥抱生活、追求爱情、珍惜婚姻、热爱家庭、沟通经验、减轻压力。我们大家可以从创新婚恋观教育、提高家庭获得感以及强化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化解青年情感需求的种种矛盾。

  创新青年婚恋观教育,完善其对于爱情婚姻的认知理解。广大青年与时代同步,积极争取事业有为。多数男性青年希望能够通过实现职场成功,展现才华,努力满足已经提高了的婚姻市场择偶标准;多数女性青年同样希望加强经济独立,提升婚姻市场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应当承认,两性青年对于择偶标准和理想婚姻的同向坚持,客观上导致晚婚现象较为普遍。不过,虽然一些青年采取延迟和观望的婚姻策略,他们在保持择偶标准、等待有缘人的同时,也积极进取、增加自己的婚姻资本,乐于从情感类节目和恋爱婚姻课程中学习人际交流经验,提升个人魅力。《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版,首次提出“开展基于社区的婚姻家庭教育和咨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版继续强调“开展恋爱、婚姻家庭观念教育”。为提升恋爱婚姻的吸引力及质量,有必要通过各方努力,开展相关教育,大力提高青年的生活幸福感。

  青年婚恋观教育的主旨之一是,建立对爱情婚姻的善待之心、呵护之意。婚姻是爱情的结晶,也是爱情的自然归宿。爱情婚姻本质上是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爱情婚姻也会存在波折,经历风雨,也有一些爱情婚姻千疮百孔、痛苦不已。但青年不要因此给爱情婚姻蒙上阴影,甚至因恐惧而退却,拒绝对美好情感的追求。青年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应当怀有敬畏之心,承担合理的义务责任,维系婚姻美满的家庭生活。青年婚恋观教育的主旨之二是,建立伴侣之间和睦、持久、真诚的良性关系。相爱的伴侣持久地历经生活的考验,爱情在专一和排他的属性中不断升华。婚姻由爱而生、为爱而存、因爱而美。婚姻生活应当具有相互忠诚和感受浪漫的期待,但这些期待不只是抽象原则,而需要立足于伴侣之间,在日常生活甚至琐事不断的世俗场景,从始至终保持有效沟通和顺畅的冲突解决策略,稳定幸福婚姻关系的基础,提升婚姻关系的质量。青年伴侣珍视爱情婚姻的美好愿望,能够为他们下一代创造一个稳定健康的家庭环境。青年婚恋观教育的主旨之三是,高尚的品德情操和正确的行为举止一定要通过优良的家庭家风来进行传承。相爱伴侣组建的家庭能成为青年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处所、幸福的空间。家庭中的物质、精神和情感支持是青年成长的增值力量和积极因素。美满的婚姻成就健全的家庭,在健全的家庭里青年之间能够培养彼此关怀、相互信任、奉献牺牲以及责任担当。上述美德还可以从家庭扩展到社会,成为社会利益和进步的坚实基础。在健全的家庭里青年能够完善对于爱情婚姻的认知层次、生活事务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困难的精神意志。总之,青年婚恋观教育能够优化青年对于爱情、婚姻与家庭的模糊认识以及盲目判断,启发青年在实际生活中完善自我体验,不断拓展幸福生活的真正内涵。

  提高青年家庭获得感,缓解其精神压力及现实困境。青年履行家庭责任既是个体的义务,也需要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家庭角度看,除去极少数“啃老族”以外,绝大多数青年往往初涉劳动力市场或者在职场刚刚站稳脚跟,迎接而来的不仅是养家糊口,还要面临人口生育和抚养,如果再加上需要照顾老人的话,确实会陷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的重负之下。然而,青年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工作选择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加多元和频繁的人生挑战。自媒体空间常常会出现青年“我很难”“太辛苦”的委屈抱怨,引发社会共鸣和同情。在现实压力和社会比较之下,一些青年的心理受到冲击、感到失落以及意志消沉。长期如此,青年容易身心健康出现“红灯”,“恐婚”情绪蔓延,家庭工作出现危机,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在世界各国都会存在。面对这些责任挑战,除去青年自身要“强筋壮骨”之外。国家也需要及时出手,推出一系列的综合措施缓解矛盾。当前国家不断落实和完善青年就业创业的灵活优惠政策,在工作机会、市场主体、税收减免、行政服务、权益保护等方面实现优先帮扶与重点关注。此外,国家需要从“一小一老”两头化解青年在人口生育和抚养、照顾老人方面的窘境,采取吸引措施鼓励家庭生育,降低育儿成本,建立普惠的公共托幼、义务教育和基本养老服务。

  在政府主导下,从资源分配、社会舆论、文明风尚等方面入手,切实指向和解决青年急难愁盼。在资源分配上,加大社会公共资源的总量投入,保障福利型社会服务的覆盖面,探索社区针对幼儿老人的照料服务,发挥基层社会工作组织的效能,开展家庭互助,增强青年的社会获得感。在社会舆论上,不实的成功炒作,赞美普通人诚实有信的劳动和奋斗精神,避免唯物质主义的观念大行其道,合理设置青年的人生目标和阶段任务,化解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减轻青年的工作及经济压力。在文明风尚上,激励青年忠诚婚姻,关心家庭。针对当代青年看重公平付出的价值标准,引导青年夫妻合理分配家庭义务,遵循合适的比例原则分担家庭事务。

  强化青年社会责任感,发展其现实立体多维的责任担当。有国才有家,同样,有家才能组成国。青年通过缔结婚姻,组织家庭既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国家的事情。一个个新家庭的组建是进行人口生产的门槛,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国家人口兴衰的重要资源。在充满竞争、压力增加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某些特定的程度的“青春躁动”属于正常现象。但社会责任感在青年群体中始终广泛存在,它不仅不应该褪色,反而需要更加饱满。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传统“中心化”“垂直式”“单通道”的强势观点输送,“去中心化”“平面式”“多通道”已然成为新兴传播模式的典型特征。在“圈层交往”盛行的流量社会,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也如同其他热点话题一样,上升为一股文化思潮的社会引领。很明显的是,尽管职业身份、行业门类、生活状况存在异质化的实际差异,但绝大多数的青年在社会责任感的精神趣味方面呈现出同质化的高度相似。在此环境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警惕因互联网空间充斥海量信息而变得肤浅,要继续保持积极理性;也需要提防虚拟世界弥漫诸多幻象而变得破碎,要坚持贴近真实。确保在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中,青年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依旧强劲并保持正确方向。

  青年社会责任感在跟学校教育、国家宣传、社会影响息息相关的同时,也体现出更多主体抉择的色彩。身处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层出不穷的崭新时代,当代青年不再习惯被动地接受生硬的权威话语,也抗拒不经过思考的表面附和。当代青年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涵养和世界眼光,其社会责任感更为现实、立体和多维,且不是静止和平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之中。在接受主流媒体塑造的同时,青年人热衷的社会化媒体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社会化媒体尽管以娱乐消遣、人际交往等信息为主,但也不乏青年人在社交圈层互动的活跃方式当中建构、再造、弘扬和传播主流的社会责任感价值观。他们一方面认同国家对社会责任感进行严肃的全民教育与引导,另一方面也选择在社交圈层进行观点表达和思维碰撞,愿意跟志同道合的网友交流认识、达成共识、形成舆论,在激烈的讨论中产生“站得住、立得稳、走得远”的社会责任感。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始终是他们心底最美丽的风景,也成为滋润他们进行人口社会生产、延续民族血脉、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不竭动力。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VZL009)阶段性成果】

  ①孙淑敏、郑中瑞:《情感期望视角下的婚姻冲突研究基于县域青年的调查》,《人口与社会》,2020年第4期。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课题组针对2905名18~26岁的未婚城市青年,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围绕他们怎么样看待恋爱与婚姻,婚恋意愿的背后存在哪些担忧等进行了深入调查。调研中,对“你将来会谈恋爱吗”的问题,12.8%的青年选择“不谈恋爱”,26.3%的收房的人说不确定。对于“你将来会结婚吗”,25.1%的青年选择“不确定”,8.9%的青年选择“不会结婚”,即有34%的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此外,有近三成受访青年从未谈过恋爱。

  调研发现,女性的结婚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女性表示“不结婚”和“不确定会不会结婚”的人数占43.92%,比男性多出19.29%。女性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婚姻犹疑态度。而在对恋爱态度的调查中,并未发现这种性别差异。这说明在婚姻这件事上,女性的态度更加谨慎。经济发达地区青年选择“不会结婚”的比例占14.4%,比小城市青年高出7.7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越发达,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青报全媒体平台,进行了一项题为“你最关心哪些两会议题?”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截止到2022年2月28日16时,共有72242人参与。调查显示,婚恋方面,73.7%的收房的人说主要困扰是经济压力大,63.9%的受访者认为是工作繁忙没时间,52.9%的收房的人说是社交圈太窄,除此以外还有:缺乏可靠的交友渠道(49.9%)和集体/社会活动太少(43.8%)。

  调查中,67.9%的受访者期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年轻人的婚恋成本,52.4%的受访者希望出台婚恋交友平台从业准则,加强违规举报处理,50.7%的受访者期待青年组织帮助单身青年拓展交友圈,48.2%的受访者期待移风易俗,动员全社会摒弃婚礼陋习,45.2%的受访者建议主流媒体提供婚恋、感情咨询等公共服务。

  《两会调查:67.9%受访者期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降低青年婚恋成本》,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3月6日。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